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

盤點石墨烯與傳感器結緣的十大新聞

發布時間:2016-04-12   瀏覽量:87

  前幾天科技圈******的新聞莫過于谷歌機器人AIphaGo 4:1 戰勝韓國選手李世石。AIphaGo將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熱情再次點燃。作為人工智能驅動技術之一,“感知技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說到這里,就不能不提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作為21世紀的“革命性”材料石墨烯,將有效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這無疑對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乃至人工智能的發展起到重要意義。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最近一年石墨烯與傳感器結緣的那些大事兒吧!

  1.2016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曼大展示石墨烯可穿戴無線傳感器

  你可能看過很多不同的石墨烯相關應用產品,但石墨烯打印的電子標簽(RFID)還是不多見的。在2016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的石墨烯館,曼大就展示了其用石墨烯打印電子標簽制作的一些原型件,這顯示出石墨烯智能可穿戴的應用已經不再遙遠了。用石墨烯打印的主動式電子標簽,可以和不同的感應器結合,比如溫度、pH值、光電、電感、壓力感應、磁感應等不同形式的主動傳感器。

  2.二維碳素:全球首款石墨烯壓力觸控傳感器

  11月17日,常州二維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貝特萊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款應用石墨烯應變感應原理的3D觸控解決方案,把石墨烯應變感應傳感器應用到壓力觸控領域。

  常州二維碳素總裁金虎介紹,此次發布的石墨烯Z-Touch壓力觸控解決方案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的高柔韌性、高靈敏度、易于進行圖案功能化加工工藝等特性,可廣泛應用于便攜式智能移動終端電子產品市場,改變了石墨烯一度只是簡單替代傳統材料的局面。

  3.摻硼石墨烯可制成超高靈敏度氣體傳感器

  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宣布,通過在石墨烯中加入硼原子的方式,他們開發出一種靈敏度極高的氣體傳感器。該裝置能“嗅”出空氣中濃度極低的有害氣體,在人們還未察覺時發出警報。該研究還有助于改善鋰離子電池和場效應晶體管的性能。

  測試顯示,新的氣體傳感器能夠探測到濃度極低的有害氣體分子,如空氣中含量為十億分之一的氮氧化合物和百萬分之一的氨氣,靈敏度比單純用石墨烯制成的氣體傳感器要分別高出27倍和1000倍。

  4.石墨烯助力打造紅外傳感器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全新的紅外傳感器,它可被用于隱形眼鏡,讓其擁有夜視功能。據介紹,這種傳感器具有捕捉可見光和紅外線的能力,并且在鏡片之間夾入石墨烯,而無需笨重的冷卻裝置。

  這種用石墨烯開發出來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只有指甲蓋大校不同于目前常見的中紅外和遠紅外圖像傳感器,首次實現了在室溫下對全紅外光譜的觀測。由于體積孝重量輕,它甚至能夠集成到隱形眼鏡或手機當中,未來有望在軍事、安保、醫學等多個領域獲得應用。

  5.石墨烯傳感器,艾滋病藥物研發的新曙光?

  來自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納米光學和光子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以基于新型氧化石墨烯的生物傳感器,可以大大加快藥物開發過程。作為碳的同素異形體,石墨烯有助于提高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這在未來可以幫助開發治療如艾滋病、癌癥和肝炎等的藥物和疫苗。

  6.高靈敏度的石墨烯傳感器

  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生物納米光子系統實驗室(BIOS)的科學家及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ICFO)的研究人員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與石墨烯有關的應用實例。因為石墨烯具有獨特的電光特性,研究者們開發了一款可重構的高靈敏分子傳感器。

  對研究人員而言,該研究是石墨烯分子傳感領域的一大突破。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該方法能減少設備的使用,僅需一臺儀器就能完成這一系列復雜的分析。而通常情況下,進行一項復雜分析需要多臺不同的儀器。其次,整個過程對生物樣品進行的是無損檢測分析。此外,該研究顯示了石墨烯在分子檢測領域的潛在應用。

  7.石墨烯波紋結構應力傳感器

  中科院物理所科研人員在石墨烯電子皮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 ? 納米》等雜志。完美石墨烯是半金屬或者說是零帶隙半導體,在面內具有極高的機械強度 , 這使其應用于應力傳感器件時主要面臨兩方面困難:一是應力測量范圍不大;二是測量精度不夠高。為此,中科院物理所提出了一種石墨烯波紋結構應力傳感器,使應力測量范圍超過30%;設計了一種基于隧穿效應的納米石墨烯薄膜應力傳感器,使靈敏因子提高到500以上。

  8.石墨烯造傳感器,研究自閉癥和抑郁癥的新利器?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1月19日消息,研發小組開發出了具有微小孔洞的石墨烯材料。然后將石墨烯材料放置在金襯底上,這種襯底非常適合制備這些微型納米電子器件。神經傳感器可以在真實時間內探測大腦細胞和和其回路的功能,這將為治療自閉癥和抑郁癥等疾病提供新的視角。

  保羅?韋斯教授說,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通過傳感器來刺激大腦的獨個回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探測大腦功能區和障礙區所釋放的關鍵化學物質有何不同。這些信息和知識將可以用來開發新一代的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

  9.石墨烯制針灸傳感針創全球首例,推進中醫針灸國際化

  湖北中醫藥大學納米生物傳感中心張國軍教授團隊與針灸骨傷學院王華教授團隊合作,采用電化學方法,在針灸針尖表面分別沉積金納米顆粒與石墨烯,構建納米針灸傳感針。

  針灸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病,但如何通過經絡傳導?西醫角度看,機理是不清楚的,罩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而用上前沿生物納米材料的針灸傳感針,可以通過石墨烯傳感器傳回的各種指征,實時監控針灸的傳導穴位處的生物分子信號,這將推進中醫針灸學研究的國際化進程。

  10.俄國科學家開發高靈敏度石墨烯傳感器,且成本降低

  莫斯科物理研究學院(MIPT)的科學家致力于創建石墨烯高靈敏度傳感器來用于精密測量和臨床前藥物研究。研究人員將現有的芯片用石墨烯薄膜來代替,將生物分析的準確度提高了三倍,預計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甚至可以提高10到100倍。



0
版權所有:CopyRight@2016 北京翰隆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備案號:京ICP備11027667號-4
技術支持:35互聯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819號

收縮

翰隆達在線客服

  • 銷售熱線:
    010-67713695
    010-67713696
    010-67713699
色呦色呦色精品,色欲天天天综合18禁忌亚洲,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色资源一区二区在线视频